
孕妈咪肚子的大小和胎儿的健康有关?
孕妈咪的体型、皮下脂肪层的厚度、胎次、胎儿的位置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孕妈咪在肚子外观上的大小变化。有些妈咪怀孕四个多月依旧看不出来是个孕妇;有些妈咪怀胎七个多月就被认为快生了。因此,从外观上的肚子大小去判断腹中胎儿是否健康、长得好,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虽然孕妈咪肚子大小和腹中胎儿大小、羊水量多寡相关,但这是相对,并非绝对的,仅能作为一种参考。在过去科技比较不发达时期,医师会用量尺去测量妈咪耻骨到子宫底的长度,去评估胎儿成长期情形。不过,现在科技进步,医师多是用超音波去评估胎儿是否跟随着周数正常地成长,羊水量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羊水量是一重要指标
羊水的多寡可由超音波的「羊水指针」来评估。羊水为胎儿的尿液,羊水过少保是尿液制造不足,可能是泌尿系统异常或是胎盘功能不好;而羊水过多有可能是消化道或是神经系统有问题等,当然也有找不到原因的时候。一般来说若没有对胎儿造成立即危险,医师会为准妈咪持续追踪。若羊水量过多到刺激子宫收缩,医师会为孕妈咪考虑是否要将部份羊水抽出来。若羊水量在怀孕后期才发生过少情况,可能必须提早生产。不过若太早就发生羊水量过少情形,则预后通常较不好。羊水量在怀孕初期约只有100~200c.c.,而后随着怀孕周数越大,羊水量也会越来越多,通常在怀孕第34~36周羊水量最多,之后逐渐减少。
胎儿较小的因素
胎儿体重低于标准值10%以下,就属于胎儿过小。若胎儿过小又合并胎儿异常、胎盘功能有问题或是妈咪本身有特殊疾病,就属于子宫内生长迟滞。导致胎儿小的因素分别说明如下:1.心脏异常
2.子痫前症
3.内科疾病
4.高血压
5.胎盘功能异常
6.染色体异常
7.营养不良
8.抽烟、喝酒
9.滥用药物
10.其他疾病
用超音波可为胎儿做各种生理评估,包括他的活动力、大小(体重)、脐带的血流状况、胎心音、羊水量。如有异常则进一步做染色体检查。
胎儿过大的因素
1.遗传:家族中或前胎曾有胎儿过大的问题。2.妊娠糖尿病:体内偏高的胰岛素会刺激胎儿体内细胞过度生长。
3.肥胖:体型较胖的妈咪容易有其他并发症出现。
注意肚围的增加速度
肚围的变化和孕妈咪本身的体重相关。建议孕妈咪定期测量自己的肚围变化,如发现短时间内增加快速,则需注意体重是否上升很多,必须作好体重控管。
胎儿过大要小心并发症
当发现腹中胎儿过大时,除了要了解有无羊水过多、其他异常等症状,也要密切注意胎儿的生长情形。在即将生产之际,过大的胎儿导致肩难产、产后大出血、受到感染的机率大幅提升,因此务必特别注意。如有必要,可考虑提早催生。
摄取充足营养 做好体重控管
六大类食物均衡摄取我们身体的热量来自六大类食物,但是依据性别与工作量的不同,所需要的食物也会不同。每天都要吃到六大类食物,在各类食物中可多加变化。

虽然我们是从六大类食物中摄取营养,但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会因为个体差异(例如:性别、年龄或工作量)而有所不同。随着阶段性不同与个体差异,每个人所需要的热量也必须随之调整,在各种食物中多加变化,获得足够且适合自己的营养。
孕期每日饮食建议
食物类别 | 怀孕第二、三期 | 份量说明 | |||
*妳的生活活动强度 | |||||
低 | 稍低 | 适度 | 高 | ||
1850 | 2100 | 2350 | 2600 | ||
全谷根茎类(碗) | 3.0~3.5 | 3.5 | 4.0 | 4.5 | 1碗=饭1碗=面2碗=中型馒头1个=薄片吐司面包4片 |
低脂乳品类(杯) | 2~3 | 3 | 3 | 3 | 1杯=240毫升 |
豆鱼肉蛋类(份) | 2~3 | 3 | 3.5 | 4 | 1份=熟的肉或家禽或鱼肉30公克(生重约1两,半个手掌大)=蛋1个=豆腐1块(4小格) |
蔬菜类(碟) | 3.5 | 3.5 | 4.5 | 4.5 | 1碟=蔬菜100公克(约3两) |
水果类(个) | 2 | 3 | 3 | 3 | 1个=橘子1个=土番石榴1个 |
*油脂与坚果种子类(汤匙) | 2 | 2 | 2.5 | 3 | 1汤匙=15公克烹调用油 |
生活活动强度:
低 | 主要从事轻度活动,如看书、看电视,一天约1小时不激烈的动态活动,如步行、伸展操。 |
稍低 | 从事轻度劳动量的工作,如打计算机、做家事,一天约2小时不激烈的动态活动,如步行、站立乘车。 |
适度 | 从事中度劳动量的工作,如站立工作、农渔业,一天约1小时较强动态活动,如快走、爬楼梯。 |
高 | 从事重度劳动量的工作,如重物搬运、农忙工作期,或一天中有1小时激烈的动态活动,如游泳、登山。 |
有些孕妈咪认为「一人吃、两人补」,结果导致吃进太多食物,使体重增加过快,除了容易引发疾病,在产后的瘦身也会很辛苦。但在怀孕前体重就过轻,在孕期也无法增加适度体重的孕妈咪,或没有摄取充足营养的孕妈咪,可能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马偕纪念医院营养课课长蔡一贤指出,在整个孕期建议增加10~14公斤为宜,且要依照妈咪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去衡量整体可增加的公斤数。BMI过轻的孕妈咪,在孕期的体重最多可增加14公斤;BMI已经达肥胖的孕妈咪,在孕期中建议最好不要胖超过10公斤。
蔡一贤营养师指出,卫生署建议整个孕期建议增加10~14公斤为宜,惟可依照妈咪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胎儿生长状况去衡量整体可增加的公斤数。BMI过轻的孕妈咪,可视个人状况,在怀孕期间体重可增加14~18公斤;BMI已经达肥胖的孕妈咪,建议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胖超过10公斤(视个人状况)。
孕期三阶段饮食摄取重点
第一孕期(1~3个月)
在怀孕初期,每日的三餐需摄取均衡营养之外,同时要注意饮食中必须要有丰富的绿色蔬菜、全谷类食物,从这些食物中获得对宝宝脑神经发展重要的叶酸。蔡一贤营养师建议孕妈咪在每一餐中最好都吃到半碗以上的绿色蔬菜,若早餐没有办法吃到青菜,就要在另外两餐中摄取到足够的量。
含有叶酸的食物
内脏类(例如:猪肝)、深绿色蔬菜类(绿花椰菜、菠菜、地瓜叶、芥蓝菜等)、全谷类(例如:全麦面包)。
改善孕吐的方法
1.起床时,可吃些五谷类食物,如饼干、馒头。
2.少量多餐,水或液体食物应尽量在两餐间摄取。
3.选择低脂肪且无刺激性的食物。
4.情况严重者,需请教医师。
第二孕期(4~6个月)
到了怀孕第四个月左右,孕妈咪每日可增加300大卡的热量。建议全谷根茎类增加1/4碗,豆鱼肉蛋类增加1小份,牛奶或其他低脂乳品可多增加1杯,水果可吃到2份。孕妈咪可咨询营养师,根据自身状况量身订做饮食计划。
加强钙质的摄取外,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也不能忽略
1.一天喝 2杯牛奶,或喝酸奶及豆浆、多吃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小鱼干来获取钙质。
2.多吃蔬菜、水果及五谷类。
第三孕期(7~10个月)
在怀孕最后阶段,胎儿成长地更加迅速。建议要更加注意饮食的均衡以及铁质、纤维质的摄取。主食的白饭可用地瓜、糙米或五谷米做替换;喝牛奶、豆浆或酸奶及豆干等补充钙质,并适时晒太阳以使皮肤经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来帮助钙质的吸收;多吃当季、各种颜色的蔬菜以补充纤维质;水果种类尽量多变化。蔡一贤营养师叮咛,吃水果的时候,不要只喝它的汁,它的果肉富含更多营养。另外,若将水果打成汁,建议渣渣也要一起喝,藉此获取足够的纤维质。
加强铁质的摄取
1.多吃富含铁质的肝脏、红色肉类及深色蔬菜。
2.请教医生,适时补充铁剂。
孕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须依个别状况作调整)
营养素(单位) |
怀孕第一期 (≦12周) |
怀孕第二期 (13~24周) |
怀孕第三期 (≧24周) |
热量(大卡) | 1550~2300 | 1850~2600 | 1850~2600 |
蛋白质(公克) | 48~50 | 58~60 | 58~60 |
镁(毫克) | 350 | 350 | 350 |
碘(微克) | 200 | 200 | 200 |
钙(毫克) | 800~1000 | 800~1000 | 800~1000 |
铁(毫克) | 15 | 15 | 45 |
硒(微克) | 60 | 60 | 60 |
维生素A(微克RE) | 500~550 | 500~550 | 600~650 |
维生素D(微克) | 10 | 10 | 10 |
维生素E(毫克α-TE) | 14 | 14 | 14 |
维生素B1(毫克) | 0.8~1.2 | 1.0~1.4 | 1.0~1.4 |
维生素B2(毫克) | 1.1~1.6 | 1.3~1.8 | 1.3~1.8 |
维生素B6(毫克) | 1.9 | 1.9 | 1.9 |
维生素B12(微克) | 1.1~1.5 | 1.1~1.5 | 1.1~1.5 |
维生素C(毫克) | 110 | 110 | 110 |
烟碱酸(毫克-NE) | 12~17 | 12~17 | 12~17 |
叶酸(微克) | 600 | 600 | 600 |
泛酸(毫克) | 6 | 6 | 6 |
生物素(微克) | 30 | 30 | 30 |
胆素(毫克) | 380 | 380 | 380 |
营养素名称 | 食物来源 |
蛋白质 | 肉类、鱼类、豆类、蛋类、奶类 |
镁 | 全谷类、坚果、牛奶、绿色蔬菜 |
碘 | 含碘食盐、海带 |
锌 | 蛋、核桃、海鲜类、全谷类 |
钙 | 牛奶、奶酪、小鱼干等 |
铁 | 肝脏、海藻、鱼、蛋黄、红肉、全谷类、深绿色蔬菜 |
维生素A | 全脂牛奶、奶酪、鱼油、深黄色蔬菜和水果 |
维生素D | 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蛋黄、皮肤经阳光照射产生维生素D |
维生素E | 蛋黄、花生、植物油、蔬菜、干果、全谷类 |
维生素B1 | 糙米、全谷类、坚果、豆类、猪肉 |
维生素B2 | 酵母、全谷类、绿色蔬菜、牛奶、蛋 |
维生素B6 | 全谷类、鱼、肉类、水果、干果、蔬菜 |
维生素B12 | 肉、鱼类、牛奶、蛋、味噌、健素、酵母粉 |
维生素C | 各种水果,如番石榴、柑橘类、蕃茄、蔬菜 |
叶酸 | 深绿色蔬菜、瘦肉、黄豆制品 |
烟碱酸 | 肉类、鱼类、全谷类、核果、豆类 |
膳食纤维 | 全谷类、蔬菜、水果、干豆类、核果类、种子类 |
缺乏叶酸:可能引发自发性流产及胎儿神经管缺陷。
缺乏维生素B1:易导致下肢水肿、麻木、神经炎、心脏扩大、消化系统障碍等。
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肤炎、眼睛畏光等。
缺乏铁、钙、镁、锌,或有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婴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
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新生儿缺乏维生素E,而造成溶血性贫血。
缺乏钙:影响孕妇血压,导致子宫早期收缩而引起早产;缺乏膳食纤维会影响排便等。